•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226信息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科技 » 正文

    湛江海川机器人丨2022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预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24 18:58:25    浏览次数:6    评论:0
    导读

    目前,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工业机器人需求旺盛,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持向好发展,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是全球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工业机器人较早服务于汽车工业,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应用标准、应用成熟度的领域。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逐步拓展至通用工业领域,



    目前,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工业机器人需求旺盛,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持向好发展,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是全球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工业机器人较早服务于汽车工业,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应用标准、应用成熟度的领域。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逐步拓展至通用工业领域,其中以3c电子自动化应用较为成熟。金属加工、化工、食品制造等领域,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逐渐提升。





    工业机器人市场下半年增长趋势放缓





    今年上半年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数据表现十分亮眼,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套,同比增长64.6%;在市场规模方面,上半年我国自动化整体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长26.9%。



    主要原因有:一、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受疫情影响严重,需求被压缩,基数相对较小,让增长率相比变得更高;二、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导致海外订单回流,同时年下半年的需求也被释放出来,为工业机器人的增长提供了动力;三、下游行业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3c电子爆发,同时还有仓储物流、光伏、锂电、金属加工等行业拉动工业机器人出货量高速增长。





    今年下半年工业机器人这种增长趋势将会放缓,但整体依旧会保持增长。6月份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约36,383,同比增长60.7%,而7月份产量则只有套,同比增长42.3%,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85万台,创下年内新低,同比仅增10.60%,并已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在上半年单月增幅最小的4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也实现了43%的同比增长。





    首先原材料价格上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采购指数为49.2%,低于分界点,比9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这与工业机器人产量的变化相符;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72.1%和61.1%,其中出厂价格指数为近年高点,这不仅表示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加快上涨,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明显高于产品销售价格,也意味着原材料价格已影响到了中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











    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工业机器人企业的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增收不增利成了不少工业机器人企业第三季度的状态,并且国际巨头也在遭受原材料上涨的困扰。芯片短缺也蔓延到工业机器人领域。工业机器人是芯片需求大户,芯片供应无法满足当前产能提升的需要,产量也就无法有效增加。





    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造成的不良影响,还有随着国外疫苗的陆续接种,经济形势变好,订单回流情况放缓以及目前国内积蓄的产能已经释放得差不多了,后续将会保持正常增长





    工业机器人行业趋势预测





    1、工业机器人市场预测





    预计年疫情的影响将逐渐消退,市场的需求更多呈现结构性分化态势,依然坚持整体无“爆发”可能性的判断,预计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全年销量增速15%-20%左右,国产化率稳步提升,年有望超41%。











    2、国家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5部门正式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推动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到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3、工业机器人共融为未来技术突破要点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主要在结构化环境汇总执行确定性任务,在复杂动态环境中作业的情况并不足够灵活,主要是因为工业机器人在与环境的共融、与其他机器人之间协同方面感知能力较弱。随着传统工业机器人在机器视觉、智能传感与云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下,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更智能化,柔性化,即由传统机器人向共融机器人优化。











    4、工业机器人产品幅度提升





    1、多关节机器人:中大负载(≥20kg)产品开始放量,搬运及拆码垛应用需求将延续增长态势,尤其是搭载3d视觉的占比将大幅提升。





    2、协作机器人:国产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协作机器人的产品形态将持续丰富,涵盖从负载、臂展、轴数、力控、传感器等多个维度的创新将持续发生,不可避免的是国产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阶段,此外,越来越多的国产厂商在海外市场将有质的突破。





    3、scara机器人:scara的主赛道开始从原来的3c行业开始转变为3c行业与新能源行业,并且,ggii认为,市场格局的更大变数会来自于新能源行业,3c行业既有的优势或难以直接复制到新能源行业,其间对于具备高负载能力、高性价比与定制化开发能力的玩家将形成利好。





    4、并联机器人:年中国市场销量有望破万台,其中国产占比超过75%。





    5、机器视觉(主要指3d视觉):入局者持续增加,领域热度延续,大部分厂商还处于投入期,个别厂商的开始在细分领域形成优势与标签,如拆码垛、物流拣选、汽车检测等,准头部效应显现。同时,机器视觉真正进入算法时代,软件算法的能力(或通用性)或将是各家厂商着力提升和补足的板块之一。





    5、工业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有待挖掘





    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随着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饱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正在向其他领域逐步拓展。在疫情驱动下部分工业机器人厂商随即布局医疗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例如利用工业机器人组装医用注射器或或用于填充和关闭小瓶等。











    6、多行业拉动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使用工业机器人,一同拉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使其摆脱了过度依赖单一产业的局面。、新能源的爆发成为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电子行业投资旺盛,将为工业机器人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第三、受疫情的影响,还有不少行业在加快机器换人的速度,比如金属加工、医疗用品、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





    现如今制造业产业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工业机器人替代效应愈发明显,各行各业“机器换人”几乎势在必行,让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多元化持续扩张的趋势,同时推动着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未来十年,或许不仅仅只是扩大十倍。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22626.cn/news/show-160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2024-2099 www.22626.cn 226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03444号-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