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226信息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招商资讯 » 正文

    宁波海川机器人丨世界经济中心总是随着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转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30 18:13:42    浏览次数:0    评论:0
    导读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柱,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根本。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世界经济中心总是随着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转移而转移。18世纪中后期,英国发明并应用了以蒸汽机和纺织机械为代表的新技术,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达到世界的40%以上。19世纪,由于电力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使用,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份额在年上升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柱,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根本。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世界经济中心总是随着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转移而转移。18世纪中后期,英国发明并应用了以蒸汽机和纺织机械为代表的新技术,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达到世界的40%以上。19世纪,由于电力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使用,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份额在年上升到世界首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加值在世界上的比重不断扩大。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位居世界,年规模31.4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4%。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工业部门最齐全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中国制造业的技术研发,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在某些领域已经接近技术前沿的原始创新,但许多行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已经被国外技术垄断和阻碍,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核心基础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工业技术由他人控制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要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以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突破,解决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控制,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和动力。同时,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瓶颈”问题,提高研发突破能力,努力实现更多的“0-1”突破。




    中国制造业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中国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加快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升级,推动创新技术的发明、扩散和产业化应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的根本转变。



     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小家电制造商不得不面对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这对生产线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机器人的易用性、高精度和部署,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选择使用机器人代替手动或专用机器进行自动升级。


     可以通过简单的编程控制机器人本体,限度地替代手工作业,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完成生产线的二次部署。广泛应用于小家电的堆垛、装卸、冲压、切割、焊接等工序,实现了多元化、兼容、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22626.cn/news/show-1673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2024-2099 www.22626.cn 226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03444号-65